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》 > 1999年第3期
编号:10265027
极化液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评价
http://www.100md.com 《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》 1999年第3期
     作者:智铁铮 王丽娟 邬树兰

    单位:深圳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(深圳518020)

    关键词:

    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990318 突发性聋指原因不明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。极化液能促进葡萄糖,钾离子进入细胞内,增加糖原的合成,高能量可改善Na+-K+-ATP酶的活性,稳定细胞膜,有利于最佳膜电位的恢复。自1989年以来试用其治疗突发性聋,现将结果报告如下:

    1 资料和方法

    1989年10月~1997年10月诊断为突聋的住院病人,共63例,68耳,其中男39例,女24例,左耳20例,右耳38例,双耳5例,平均年龄38.07岁,起病至就诊的时间为0.5~35天,平均8.3天。患者入院前均经纯音测听检查气、骨导听阈,住院期间每周复查一次,其听力损失程度根据WHO(1986)标准分级,分为对照组24例(26耳),其中中度聋10耳,重度聋6耳,严重聋10耳;极化液治疗组39例(42)耳,其中中度聋11耳,重度聋6耳,严重聋24耳,全聋1耳。

    全部病例常规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、ATP、Co-A,复方丹参注射液,654-2等血管扩张药,神经营养药物及激素。治疗组39例加用极化液即:10%葡萄糖500毫升,胰岛素8 IU,10%氯化钾10毫升,每日一次静脉滴注。诊断及疗效判定参照《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》1997年颁布的标准。

    2 结果

    对照组和极化液治疗组的治疗结果见附表。

    对照组有效率46.15%,极化液治疗组有效率59.52%,无显著性差异(P>0.05)。

    对照组治疗前平均听阈65.12±13.26 dB,治疗后47.92±16.60 dB,听力平均提高17.19±13.52 dB。而极化液治疗组治疗前听阈平均为70.15±19.66 dB,治疗结束时为45.70±24.44 dB,听力平均提高23.40±20.24 dB,经秩和检验P值在0.2与0.5之间,明显大于0.05,两组无显著差异。

    附表 对照组和极化液疗效比较(耳)

    治愈

    显效

    有效

    无效

    合计

    常规治疗组

    3

    5

    4

    14

    26

    极化液组

    12

    8

    5

    17

    42

    合 计

    15

    13

    9

    31

    68

    3 讨论

    极化液是心肌保护的有效药物,能促进葡萄糖,钾离子进入细胞内,增加糖原合成,高能量可改善Na+-K+-ATP酶的活性,稳定细胞膜,有利于最佳膜电位的恢复。钾离子是细胞内液的主要成份。胰岛素是一种多肽激素,主要增加葡萄糖的利用,与氯化钾同时使用时,可促使钾离子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。理论上,胰岛素,萄萄糖与氯化钾联合作为辅助治疗突聋,对提高突聋的临床治愈率应有一定帮助。文中极化液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,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,说明极化液虽有一定的促进能量代谢、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的作用,但在耳部这一血供较差的部位效果十分有限,临床用其作为治疗突聋的辅助疗法应取审慎态度。

    (1998-08-31收稿 1999-01-03修回), 百拇医药